内功

八卦掌实战之五劲一意


  八卦掌功夫是“走”出来的,是由足下“五劲一意”之功锤炼而成。“五劲”属外,“一意”属内。内外合一,方能达“神气意力,合一集中”之高功境界;方能达以下催上,以内催外的奥妙神形;方能体会出《易经》所说的“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真正内涵。练就“五劲一意”之功,周身之劲力能挂于腕上、指上,谓之八卦掌之功得矣。劲之所得,法之所生。意之所能,神之所行,松、空、静之所求,纯任自然。功夫由先天八卦的拧旋走转中求之;由顺中用逆,逆中行顺中求之;由自然而然、合乎自然、顺其自然的修炼中求之。

武术基本功

  蹬、踢、摩、探、踩,为“五劲”,脚的周围尽是泥水粘拖为“一意”。“五劲一意”之功知者不多,会练者更少。此功是成就“一阴一阳谓之道”之功的重要法门;是“阴阳不测谓之神”的高、奇功夫的最良彰显;是“生生不已谓之易”的真正体现。然,八卦掌的“五劲一意”之功有别于其他任何拳种,不但外形上具有独特、严格、规范的要求,并且还要求于连绵不断的拧旋走转中贯注神形意念。可以说,形虽简而内涵极丰,于简易、变易、不易的修炼中生出奥妙无穷之功。

  鄙人虽然习练八卦掌有年,然“五劲一意”之功仍然没有上身,仍孜孜不倦地求之。所以,所述仅仅是点滴体会和粗浅之认识,恳请同道、同门不吝赐教,使八卦掌这朵武林奇葩更加完善、趋于“继承不离古,创新不离宗”。

  一、蹬、踢、摩、探、踩“五劲一意”在修炼先天八卦掌中得于拧旋走转

  先天八卦为伏羲八卦,又说包羲氏。“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以八卦取象命名,制成拳术。”后天八卦为周文王八卦,包括万事万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内含八卦掌六十四势法、三百八十四手法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一阴一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就是一阴一阳不断变化、互易。

  先天八卦为身体八卦,头为乾、腹为坤、肾为坎、心为离、尾间第一节至第七节大椎为巽、项上大椎为艮、腹左为震、腹右为兑。后天八卦为四肢八卦,腹为无极、脐为太极、两肾为两仪,两胳膊两腿为四象、两胳膊两腿各两节为八卦。

  阴阳也好,“五劲一意”也罢,都必须在先天八卦的拧旋走转中获得,达先后天八卦合于一身,使四肢八卦合于身体八卦,外合于内,展示出内外八卦掌的“体”与“用”中生克的数理变化之生生不已。先天八卦为“体”,以习练阴阳二气,强筋壮骨,得刚柔之劲,虚实之法为主。后天八卦为“用”,含攻、防、守,化打之技法,又含进退闪变之机等。说到底,八卦掌功夫就是炼先天补后天,炼后天返先天。

  何为拧旋走转?说明白点就是“走圈”,“拧旋走转”一词由已故八卦掌明家姜容樵先师所著《八卦掌》一书中提出,将八卦掌练功之大法生动、形象、简练、有效、具体地描绘出来:“拧旋走转就是说在走转时必须是腰要拧,肘臂要拧,手掌要拧,颈项要拧,使头肘手身拧向圆心的一面,拧成一股旋劲。”身法之拧旋,掌法之刚柔,步法之虚实,神意之体现,完全在拧旋走转的形体变化上进行,含于动静之中,又含于“五劲一意”之中。拧旋走转指双手臂一前一后屈曲伸于体侧,将身躯的拧旋和手臂拧旋融入绕圆走转之中。

  形成步在圆圈上行走,躯干、头项与两臂均向圆心拧旋,直拧至里手与外足跟和圆心在一个垂直面内,使躯干的拧旋和手臂的拧旋达成整体的拧绳状态。走转中,两脚不断交替里摆外扣,两臂在拧旋不断状态下,形成边拧旋边摆扣边伸缩边圆形运动的外形。双腿于悠然的摆扣步法中如绳拧状;双手臂拧旋中尺骨与桡骨折叠成绳拧状;躯干在不断的运动中拧旋成绳拧状,久之,便会获得八卦掌独有的、动中可伸缩、可变化、连绵不断的阴阳之体,刚柔之劲,和虚实之法,此为八卦掌练功得法之妙道。但须切实掌握住身如绳拧,手、臂如绳拧,脚之拧旋的练功状态。八卦掌培训,八卦掌实战,八卦掌内功,八卦掌之五劲一意

  双脚“走”出蹬、踢、摩、探、踩五劲是八卦掌脚下功夫最基本的技法,也是练就八卦掌高功夫必须具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意”是神、气、意、力合一的重要关节,又是形与神相连相成的关键。

  “五劲”指双脚从开始起步到落步过程中交替运用的蹬、踢、摩、探、踩,五种劲法,激烈的防守与反击中,尽管双掌转瞬刚柔变换,身躯刹时拧旋闪展,然,脚下必须于不断的摆扣步法中运出蹬、踢、摩、探、踩五种劲法于一体。方能显示出“龙形猴相,虎坐鹰翻”之势;方能展示出“神气意力,合一集中”之神态;方能体现八卦先后天合一之“体”与“用”。

  五劲一意,摆扣成圆。是八卦掌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法。八卦掌素以趟泥步和摆扣步著称,形成步若趟泥,拧旋摆扣的步法运动特点。运动时步法蕴含并“走”出“五劲一意”,谓之得八卦掌步法玄妙之劲力,方得神意帅形体之内外合一之功,方能在技击中生出“起平落扣,连环纵横”之妙用,方能于“滚钻争裹,奇正相生”的劲力中生生不已之转换。练好趟泥步、摆扣步的关键是“五劲一意”之功上身,拧旋走转中就会显现出悠然,大舒服、大自在,就会显现出“不见水流,只见物行”的神奇功效。

  “蹬劲”:非朝前后或左右出腿蹬脚,也非向敌之身蹬去,而是后脚向大地作用出一种特有的劲力。这时于拧旋走转中左脚或右脚落地时蹬出来所产生和必须练出来的劲力,叫“蹬劲”。此劲贯穿于八卦掌练功,特别是技击之始终。八卦掌功夫是高深还是平平,全凭脚下“蹬劲”来体现。“蹬劲”如何产生?你给地心一个力,地心给你一个反作用力,八卦掌之功全凭这个反作用力获得“蹬劲”。“蹬劲”足,并且法对,劲力通过脊椎达肩肘腕指,可使身体阴阳转换随意而变;可使双掌刚柔之变应运而生;可使脚下虚实之法轻灵敏捷;可使身行如游龙,换掌如鹰,回身如猴似神行。

  切记,拧旋走转中支撑脚,也必须支撑脚出“蹬劲”。前后脚着地后,后脚做支撑脚为前虚后实,后脚用“蹬劲”将前脚通过“踢”、“摩”、“探”、“踩”而完成五劲运作。待前脚做支撑脚时为前实后虚,前脚使出“蹬劲”带动后脚平行抬起,将后脚通过“踢”、“摩”、“探”、“踩”而完成五劲运作。后脚起步移动时,前脚的“蹬劲”不可停不可断,以确保后脚平稳前移或后撤;确保身躯拧旋轻灵;确保虎坐之势沉稳;确保双臂随劲拧旋;确保脚底之劲到腕到手。“蹬劲”产生后身体不得上耸或左右歪斜,更不可摇摆不定,要找准那个稳劲,要有沉稳如虎坐之势,要有任何力量也推他不动之感。

  这种“蹬劲”是怎样一种劲力呢?打一个比方:就像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行,必须双脚交替前蹬,自行车才能前行。又如蹬梯子上房,又如蹬山或上台阶,要找这个“蹬劲”,使出脚掌之劲力,要求整个前脚掌含有饱满的劲力。注意,脚后跟不得用全力,只是参与用力,如果脚后跟强用力会导致步法发滞,身法发懈,掌法滞缓,周身不灵便。那么,“蹬劲”如何练呢?运作“蹬劲”时万不可用僵力拙力,要在膝松胯活腰灵的状态下练“蹬劲”。八卦掌培训,八卦掌实战,八卦掌内功,八卦掌之五劲一意

  “踢劲”:非朝前或朝后踢去,也非向敌之身踢去,而是后脚起步前移时,或行进摆步或扣步时,脚背和小腿胫骨夹角处,也就是俗称“脚脖子”处要有向前的“踢劲”。从后脚起步向前行进一直到落地,“脚脖子”处必须含有这种“踢劲”,这种“踢劲”实际是将脚背上的东西稳稳、轻轻地送踢出去,用力猛踢就失去了含蓄劲。这种劲力是含于内而不使其发于外,于含而不发之际使整个下肢、整个身体含劲而待发。对于下肢而言,因为有了“踢劲”,下肢产生力量,可使五趾自然抓地,对于身体而言,会使劲力含于体内。这种劲力是“活劲”,存在于身体每个部位。

  “踢劲”对保持身体之平衡、灵活,“虎坐”之势更加稳健、沉实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但须注意的是,后脚前行中的“踢劲”不可主观的用拙力向前踢出,如此就失去了习练“踢劲”的真正含义和目的。走转中须以意行之,使“脚脖子”松下来、活起来,轻慢圆柔缓行之,如练太极拳一般无二。实际上,拧旋走转在八卦圈之上,行云流水般绕走八方,练的就是太极,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走转练一气之伸缩,整个身体松活捷灵。不停顿的走转中以脚背和小腿胫骨夹角处的松灵活带动膝和胯的松灵活,达到腰、胯、膝、足、趾的松静、松活、松灵、松空、松通,促进整个下肢气血畅通无阻,周身内外构成一家。

  肌体松活才能随动静而呼吸,内外合一才能动转自如,“踢劲”依附于“蹬劲”才能顶天立地,不偏不倚才能保气力之中和。走转中的“踢劲”是强化和保证双脚平起平落的有效技法;是使身体“走时周身莫动摇,全凭膝下两相交”的练功之法;是八卦掌早出功夫,快出功夫,出好功夫的重要法门。

  如何检验“蹬劲”和“踢劲”的正确与否呢?可以体验此两劲在体内的走向,如果劲力沿大腿内侧经过会阴穴通过大椎导向肩肘腕指,说明“走”对了。否则,一定要从四肢和身架上找,或在师父的监督下练功。此两劲练错了会导致劲力传导到腰上或胸部,伤体。

  “摩劲”:拧旋走转必得双脚交替、不断地绕圆前行,环而无端地摆扣趟泥步法中,前行脚内侧贴近支撑脚内踝部要“摩胫”,也就是“摩劲”而过,称为“摩劲”。“摩”与“磨”是截然不同的,是两种意思,“磨”是实实在在的摩擦,是两种物质相互损耗的磨损,有撞击、破坏的意思。“摩”源自于《易经》中的“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摩”是自己双腿相互摩擦而产生的那种“摩劲”,从而导致身体生出特有的敏感而做出及时反应。一旦身体某个部位与其他物质发生摩擦,哪怕是细微的,也会引起你的警觉而精神为之一振,做出及时反应。“荡”是不断的旋转激荡,可以荡出去又可以荡回来而没有停顿。“摩”有里摩、外摩之分,劲又有刚柔之别。《八卦掌》中说:…摩胫’是指在走转时前行之脚必须轻迈,后行之脚必须蹬劲,向前进步必须贴近前脚胫骨里侧摩擦而过,不要将脚提得过高或过宽。”“摩胫”也好,“摩劲”也罢,都是讲八卦掌的运动,八卦掌是在不断的运动当中变化和发展的,是在走转中不停完成技击动作的。双脚交替“摩劲”而过,不使步子过高、过宽是为了加快行进速度,促成双脚内侧产生平衡之力,如与人较技,此步法可轻灵靠近,身子已拧旋到位,掌法刚柔之变随之完成,这些全依赖于“摩劲”所产生的轻灵敏捷之效。“摩劲”是八卦掌练与用非常有实际作用的基本技法。“摩劲”的直接作用是,可以给身体内外一个感而逐通的效果。八卦掌培训,八卦掌实战,八卦掌内功,八卦掌之五劲一意

  “摩劲”发生后,得到意识上逐渐敏感的锻炼,发生四肢的敏感和周身汗毛孔的敏感。久之,敏感发生后,产生一触即发之效,产生有感皆应之奇效。“摩劲”功夫出来后,周身上下,内外都有快速反应的灵敏度,对手的劲力还没有触及你的肌肤,你的身体就会敏感的反应出突遭袭击一般,机警做出相应反击。“摩劲”的功夫即简单又艰难,简单的是双脚仅仅是一走一过便练功了,艰难的是很难持久坚持。但,一定要“摩”出灵敏反应、快速回应的信息反馈;“摩”出一触即发、发而中的神明感觉;“摩”出八卦掌先后天之体与用的过人的有机结合。

  “摩劲”如何练呢?不但要实实在在的“摩胫”,而且还要扩大“摩劲”的范围,当后脚抬起前移时,必须脚掌平着抬起,“脚脖子”含住“踢劲”,在于支撑脚相互摩擦发生“摩劲”时,不仅胫骨相摩,实际上大腿内侧都在相摩相擦相击,大腿内侧的经络通大脑,如此,使大脑的反应神经敏感回应。双腿内侧的“摩劲”日久,则会产生八卦掌特有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既能很好地支撑身体的平衡,又能有助于“溜臀收肛”功夫的习练,还会更快的使下肢的劲力上达肩肘腕指。

  “探劲”:后脚平行前移将要落地的瞬间,后脚蹬劲,使前行之脚以“探劲”继续不停不断劲的向前、向下探进寸许为“探劲”。为什么前行之脚在即将落地之际而不着地,反而非要探进寸许呢?主要目的是锻炼和加强下肢的柔韧性和整体韧劲,又很有效地强化了“蹬”、“踢”、“摩”的柔韧力量。

  “探劲”不是僵硬和笨拙的,是在步子轻移、轻送、轻探的练功中,像蛇一样缓缓前移,是在保证、加强下肢力量于变化中增长前提下,于肢体和劲力变化中仍然游刃有余的、有灵活的、变动不止的、有伸缩性的的锻炼下肢力量,并且使之不断加强。周身松得越好,“探劲”越足,前探之脚探得就越活、越远,还有助于练周身“活劲”和“顺项提顶”。“探劲”发生后,小腿和大腿弯处委阳穴、委中穴中间的大筋得到松、灵、活的锻炼,久之,就会产生抻拉的弹力及张、缩的劲力,这种劲力如同很有弹力的弹簧,即能承受外力又有很强的张力,大腿弯处的大筋之力可促进膝盖松活,促进腰胯松长放远,使小腿、大腿运转自如,步法灵活,摆扣如意。

  须注意的是要在周身、内外松、空、静的状态中习练“探劲”,一是松的越好探的就越远。二是脚掌能平行落地而不费力,就证明全身已经松透。三是临阵用时前进之步大而灵活,虚实转换随意,保证“虎坐”之势形如桩功。八卦掌培训,八卦掌实战,八卦掌内功,八卦掌之五劲一意

  “踩劲”:全脚掌平平踩踏落地,如欲踩死毒蝎,又如蜻蜓点水一般为“踩劲”。前探之脚探到份以后,踩踏落地的“踩劲”既要沉又要实,有重物突然砸地的沉实力度。同时又要有鸿毛飘落既轻又浮的东西。就是说,这个“踩劲”可轻又能重,可浮又可实,能沉又能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沉,虚虚实实,沉中有浮,浮中有沉;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能收又能放,放则既长又远,收则既轻又灵,这才是“踩劲”之实意。当前脚轻轻前探将要落地之时为浮为虚,踩踏落地后为沉为实。但沉实中必须含着浮与虚。这正是能收能放,可沉可浮,既实又虚的脚下真功夫。

  “一意”:指运动中摆扣步和步若趟泥的意念。拧旋走转中的“五劲一意”,是八卦掌功夫的基本技法,又是锤炼高深功夫的根本大法。因为它是在拧旋走转中脚踩八方,走阴行阳,得阴得阳,于阴阳五行生克变化不已当中刚柔互易,虚实难测。八卦掌素以趟泥步和摆扣步为基本步法,形成其步若趟泥,摆扣成圆的运动特点。什么是“步法”?给“步”灌之以“法”就是步法,八卦掌就是以法施之;以法成之;以法胜之。练好步法的关键就是“五劲一意”,就是步若趟泥之“法”中必须存在着意念,这个意念在走转会产生欲抬脚费力,欲前行又难移之感,从难中练易得易,此为八卦掌功夫的具体要求。

  “一意”指双脚前行中脚跟后边似有泥水粘拖,使双脚欲走难行,粘拖难甩;脚的左右似有泥水粘附,动步艰难,又欲罢不能;脚前似有泥水粘阻,艰难中趟行,平稳难求;脚背似有泥水粘压,抬脚难,前移亦更难。这种趟泥之意念迫使你必须先求稳再求进,而使身体处于静中之动;迫使你双脚必须平起又平落而不失重心;迫使你缓中求稳而愈慢愈好;迫使你动中求静而现出悠然之态。这种趟泥之意念,既有助于内气流注脚底与地气交融,又能很好促成双脚平起平落。就像穿了一条新裤子,生怕泥水溅脏裤角似的,又像在泥水中艰难前行,生怕跌倒似的。

  “五劲一意”交融于蹬、踢、摩、探、踩独特步法之中,必须练成两脚平稳前移,使步子悠然、敏捷趟进之功。这就是先天八卦之阴阳五行赋予八卦掌的奇特难求又易得之功。久之,阴阳之体,刚柔之劲,虚实之法得矣。

  二、蹬、踢、摩、探、踩“五劲一意”是八卦掌先后天合一之结晶

  八卦有先后天之别,八卦掌亦有先后天之分。先天八卦掌为拧旋走转,为根为本为体。后天八卦掌为六十四之势法和三百八十四之手法,为用。以身体而言有身体八卦,“本”也;以四肢而言有四肢八卦,“用”也,内为先天,外为后天。所以说天地生万物皆有本源,人体也皆具先后天之本。人体内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世上从来就没有无源之流,没有无根之本,“澄其源而流自长,灌其根而枝乃茂。”若获得八卦掌真功夫,须澄其源而灌其根。“源”和“根”就是八卦掌“体”与“用”的关系。何为八卦掌之“体”?环而无端不停顿的拧旋走转就是固本、养本、练本,是灌其“根”。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的习练六十四势法就是“用”,三百八十四手法就是用中之妙用。是“澄其源”。拧旋走转中,八卦先后天合于一身,孕育出八卦掌之“体”与“用”的基本技法;孕育出互易之阴阳之体;孕育出刚柔之劲;孕育出虚实之法;孕育出阴阳五行生克之数理变化;孕育出“五劲一意”之真功。

  八卦掌的命名是沿以《周易》中的八卦之名,又以易经中阴阳五行之理为指导而得名。以伏羲八卦和周文王八卦分为先天八卦掌和后天八卦掌。八掌分走前后、左右、上下、斜正等八方,八方定位于八卦。拧旋走转中恪守八卦中阴阳五行之理和变化生生不已之道。须集先后天八卦合一而练,方为得八卦掌之“体”与“用”,此为八卦掌功夫之真谛。正因为如此,八卦掌于拧旋走转中以阴阳五行变化不息之理,指导技击中生克之变和相生相通之动,以天干地支之数而详细、科学地规范了八卦掌“体”与“用”和变动不居的方位、方向。从而使掌法中的“象”与“形”严谨无隙,完美一体。形成传统、正规的以先天八卦来指导内功修炼;以后天八卦指导套路和掌法、技法的修炼;以阴阳五行理论指导对敌的攻防和变化规律。由此可见,八卦掌内修是以练气为主,外修则以练形为主。通过先天辅后天,练后天返先天而成为无极之体,也就是“金刚球体”。以合于大自然之“一阴一阳谓之道”达到“天人合一”。

  先天八卦如何练呢?也就是拧旋走转如何“走”呢?门内人都说,八卦掌真功夫是“走”出来的。此话千真万确,八卦掌功夫是从脚下开始的,所以,八卦掌之功特别重视下肢的锤炼,特别注重脚下功夫的培养和磨练,脚下的劲力通过大腿内侧达脊椎,达肩至肘到腕到指,谓之周身之整劲练成。受到外力侵袭时接力化力与反击之劲力完全是脚底劲力的反作用,双手臂一前一后在身侧,构成矛盾力,如拉弓似射箭。此时的“滚钻争裹”之劲力尽由自己随意而变和转换。所以说“百练不如一走”、“走为百练之祖”是练八卦掌真功夫的颠扑不破的真理。“走”出阴阳、刚柔、虚实于一体,“走”出“五劲一意”于一体,“走”出先后天八卦于一体。

  拧旋走转起点为沿圆圈北端开步站立,面向西方,两手臂在两腿侧自然下垂,两手小指外侧贴靠两腿,手心向前,两眼平视。要求头往上顶,项要竖直,全身放松,内心虚静,空胸,实腹,无我无他,如我如他。此为无极之势,即内外浑然一气,无静无动为无极之始,亦称混元之体,此为拧旋走转的预备式。

  “倚马问路”:将右足向前迈进一步,为扣步,在身体正前方,足尖微里扣,两足距离为斜长方形,两足的远近以后足前迈不费力为好,两腿微屈,初练时不可有死弯子,呈倒八字步,两膝微合,初练者身子可稍高点,待日久功纯则高矮不拘。没走转时。左胯与左足后跟相齐,向前迈右足同时两手由下向前向上斜形伸出,手心向上成仰掌,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两肘屈成半圆形,眼平视右掌。要点是松肩松肘松腕松指松腰松胯松膝松趾,两腿力量平衡。

  “腋底藏花”:接上式,左足向右足前迈进一步,迈步时,左足先用“蹬劲”,然后进步,脚平着抬起,前行时用“踢劲”,过右支撑腿时用“摩劲”,左足前移用“探劲”,在右足前落地用“踩劲”,同时加入“拖泥带水”之意念。双足着地后两腿微屈,上身右转朝向北方,右掌同时臂内旋使小指外侧向上,拇指外侧向下,掌心向前,屈肘环抱胸前,左掌随之向右腋下平穿,掌心向上。

  “鸿燕出群”:接前式,两足原地不动,上身左转,左掌从右腋下向身体左上方移动上举,与头平齐,右掌同时臂外旋,随左掌转动,置于左肘里侧,双掌成仰掌,眼看左掌,紧接着,左掌臂内旋,向身体左方转动成竖掌,右掌随着臂内旋,屈肘向左肋侧下按,掌心向下,上身继续向左方转动,头、项随着左掌向左方拧转,眼看左掌。接着,左足直着向左前方迈出半步,为摆步,右左上步,走出蹬、踢、摩、探、踩五劲一意,开始从北向西、向南、向东、向北沿圆圈拧旋走转不停,换方向走依然。“走”“五劲一意”时不得用力,不用力反生力、得力,又能含得住劲,说明练对了。八卦掌之步法,为技击之上策;八卦掌之腰为转动之灵活;八卦掌之掌为己之动静。身之根在足,而活于松、空、静,周身之劲力挂于腕、指上为目标。

  拧旋走转是习练先天八卦,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左阳升,右阴降,阴来交阳,一阴生于天上,阳来交阴,一阳生于地下,阴阳相生又相交,即太极一气,阴阳皆在先天八卦图之正中。圆像天,天一气上下,上阳下阴,一气运行。八卦定位八方,顺时针走转为阳,逆时针走转为阴,阳来交阴,阴来交阳。拧旋走转之时“五劲一意”交替运行其中,从外形看要轻慢圆柔,周而复始环而无端,是练阴阳之体和五行之势法,亦称混元之力。此力上身,无刚无柔,是刚是柔,刚而柔,柔而刚。

  “五劲一意”之功,使八卦掌动静分明。从八卦掌拧旋走转的外形而言,动静分明又动静相生。动则阳静则阴,是阴阳相交相生的主要法门。走转时从四肢而言,下动而上静。从整个身体而言,为内静而外动。头、肩、肘、腕、指为静,胯、膝、足、踝、趾为动。蹬、踢、摩、探、踩五劲一意交替连环其中,蹬劲连着踢劲,踢劲中又含着摩劲,摩劲连着探劲,探劲之中又带着踩劲,踩劲又转换为蹬劲,蹬劲贯穿踢、摩、探、踩之中,五劲又蕴含于“一意”之下。“五劲一意”循环往复又动静分明,静的部位不得使出半点劲力借于动的部位,动的部位反而将劲力灌注到静的部位,这种劲力的灌注须日积月累方能形成,还必须按着正确的法去练方可奏效。八卦掌培训,八卦掌实战,八卦掌内功,八卦掌之五劲一意

  八卦掌功夫的动与静、技法和功法与其他拳种不同,“五劲一意”修炼由动中求静,于静中求动,动与静又相求于拧旋走转中,动与静又相生于“五劲一意”之中。然,静中是如何动的呢?除非受到外力侵袭才由静中生动,一泻千里。那么,动中求静又是如何静的呢?愈动愈静,动的越快,静的越好,动静有分且紧密结合。其他拳种多是静中练气,动中练体,于套路和基本功中练力量与技法。而八卦掌则在拧旋走转练以动求静,以静求动。在身躯静态中习左旋右转,在动于静相结合中求变法。达到松空静之中生动,不停的运动中入静,下动而上静,身静而体动,外动而内静,念静而气动。然,静非寂静、呆静,则以神抑静;动非妄动,则以气帅动。

  八卦掌融动静于一体,在动与静中练功夫得功夫,于“五劲一意”动静结合中练空,于空静中产生“意动生慧,气行百孔”之妙功奥法,于“五劲一意”练体练气练法中修心炼道。从而得阴阳之体,刚柔之劲,虚实之法。练功中懂变卦、通变卦、精变卦、用变卦。后天返先天中炼神、生神、得神、用神。“五劲一意”之动静,不仅融于高深之功中;融于“一阴一阳谓之道”中;融于“阴阳不测谓之神”中;融于“生生不已谓之易”中;融于宇宙万事万物变化之法则中。而且,一切技法、神功都融于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之规律之中。

  “五劲一意”以动静结合为体;以刚柔相济为用;以连环纵横相贯;以动静空活相成;以拧旋走转为法;以无死角僵劲为宗。

  “五劲一意”侧重体现积柔之法,柔能克刚是至理明言。齿刚难伴人终生,舌柔却能随人之始终。“五劲一意”于拧旋走转中尽显其柔,八卦掌功夫高者,周身至柔而无一实处。触之如棉,推之如墙,抓之流滑,击之无实,发之如箭。然而,极柔才能至刚,临敌用时极柔疾变之至刚,其速之快可谓神行,令人无遐应感,其刚之健可谓猛虎扑羊,无法抵御。至刚又能疾变之极柔,其之柔可谓如棉如水,令人扑捉不到实劲,其柔之顺可谓风吹杨柳,随其形就其势。

  八卦掌讲松,练松、用松,于“五劲一意”行功中周身须松之至极,肩、肘、腕、指于静态中毫不着力且松透如棉似柳。胯、膝、足、趾于动态中无一丝僵力,柔绵而行。然,要达到松而不懈,须在“顺项提顶”功夫之中练松、得松。松才能空;才能通;才能活;才能获劲;才能行如游龙,达灵活之至。松极才能“展放收紧,动静圆撑”。疾速之中劲力至猛至强。松之极,周身无一处用力,且又无一处不可向力。周身松透,气血畅行无阻,击来若撞纱絮,但被击之点又可借其力反还之。

  蹬、踢、摩、探、踩五劲一意的修炼,连绵不断又环环贯通,有始而无终,环环相扣又错落有致,达松、柔、空、静、沉、浮,浑然一体;而且阴、阳、刚、柔、虚、实,暗含其中,且又无一停顿。行功中后脚“蹬劲”时,切不可使出顿劲、僵劲、拙劲,更不可使出蛮力,此为肢体之劲,是八卦掌功夫坚决要剔除的。须在腰、胯、膝、踝、足、趾完全松开的状态下“走”出“蹬劲”,如此,可蹬出整体之活劲,有效的保证是促使前行之足背之骨节逐节松开,足趾才能抓地,整个脚掌才能像吸盘一样吸住大地,周身才能松活,全身才有根。反之则全身僵硬,气血受阻,动转不灵,重者不但不得功反伤身。

  待前行之脚的“踩劲”能支撑身体重量。后脚“蹬劲”结束,前脚转换成“蹬劲”,后脚接着轻轻、平平、稳稳抬起时,“踢劲”开始运行,脚背和小腿胫骨夹角处的“踢劲”必须在松活的状态中踢掉意念中泥水的粘压,踢法不是猛然的,也不是用力的,更不是过快的,而是于轻柔之中缓缓行进,以沉稳、浑厚、周身之整劲将粘压之泥水踢出,外形上不显用力之像,实际上劲含其中。“蹬劲”和“踩劲”皆如此,外形上看完全不着力,而是将劲力含于体内。其实,八卦掌的一切劲力都应该劲力不着相而含住,这叫顺中用逆,将气力从四肢缩回丹田,这叫后天返先天。“踢劲”可促使后脚在平稳状态下悠然前行中活腰松胯膝。

武术基本功

  在进行“摩劲”与“探劲”过程中,后脚从抬起、前行直至落地发生“踩劲”时,这个“踩劲”都始终在活动前行中包含其劲力,也就是说运行“摩劲”和“探劲”时,“踢劲”也蕴含其中,使整个身体含有一触即变,一触即生法、应法、变法、用法之功,说明“踢劲”练对了,练活了。后脚前移中,脚内侧靠近支撑脚内踝部“摩劲”而过,实际上发生“摩劲”(摩胫)同时,双腿内侧也在相摩。“摩”在易经里是相摩擦相撞击的意思,在这里是互相摩擦而产生的“摩劲”,这个劲力产生后,双腿内侧会有劲力相摩而产生敏感,气血加快流通,久之,脚底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会沿着大腿内侧通过会阴穴、通过脊椎而贯于肩、肘、腕、指,但前提是必须练出“溜臀收肛”之功夫,周身劲力才能相通而发生作用。“摩劲”实是通经络连劲力,产生敏感,成就“溜臀收肛”之功之捷径。八卦掌培训,八卦掌实战,八卦掌内功,八卦掌之五劲一意

  “探劲”是名副其实的前脚前趟、前探之意。周身不松透,胸不能空,腹不能实,内不能静,腰胯膝不能活,则无“探劲”可言。八卦掌之腿法与众不同,所谓“趟泥步剪子腿”,是在拧旋走转中,腿形若剪刀之双股,蹲屈而拢,合而不靠,又隙而相摩。简单的只是一摆一扣,却包含极深的道理,蕴含极妙之玄机。

  “探劲”趟泥为一绝,脚掌平,贴地行,脚若擦地却无声。脚跟脚尖不离地,虚探实踩为气行。即不“揭蹄”亦不“亮掌”,脚心要空也要松,腰胯带膝缓慢行。还有一招更重要,五趾抓地要抓牢,尤其抓法更为妙,脚骨松开才见功。“踩劲”须虚实难测,要“踩”的好;“踩”的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还要“踩”的快,“踩”得五趾抓地牢,“踩”得身如山岳威严不动,“踩”得“蹬劲”与“踩劲”有别又无隙。然而,“五劲一意”之功须经过特别之练法而不能实现,这特别之练法便是一平二实三缓四松五连。

  一平是双脚必须练就脚掌“平起平落”之功,若达此功,须含“踢劲”、足心须空,还要提顶。此对提得起精神,含得住气和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起平落”还有平气血,中和劲力之功。所以,双脚“平起平落”是有其内在的东西,不可小觑。

  二实则是实中有虚,虚中含实。若言其实,犹如踩死毒蝎一般似有千斤坠地之劲力,若言其虚,又如蜻蜓点水一般沾上即走不露痕迹之功。实与虚之妙就在于脚内之筋与骨动中之松和活,方可劲力贯于脚趾,五趾方能抓地牢,气血方能通于脚底。

  三缓则是双脚随意缓行随意而缓落,以促进腰胯膝足的松、活、灵,促进脚底生出“根劲”,促进肩肘腕指于静中生动生劲。于缓缓行功中练出整体扎实感,稳健感和一触即发之感。

  四松则是胯膝足趾于动中松活松好,全不着僵力拙力,特别是脚内的骨节虽紧凑,然,必须松开,此为基本要求。松则通,紧则僵,僵则滞,滞则周身不灵。蹬、踢、摩、探、踩五劲在运动中都要松着来,练出松中出劲的功夫,说明已经松得很好,并且会很好的影响上肢的松、空、静。

  五连则是意念相连,动作相连,劲力相连,循环相连,步法相连。如此,才能练出周身混元一体,才能练出根节之以下催上之功夫。相连就是说不能断,其中一个环节断了就失去了八卦掌的“起平落扣,连环纵横”之功矣。
  “一意”,意念是八卦掌功夫的重要组成部分,《八卦掌》中说:“意如飘旗,又似点灯。古代练兵,一切的阵形变化,前进后退都必须以飘荡的令旗和夜间的灯为引导,八卦掌运动时也必须以意识引导动作,不能随随便便地运动。”

  拧旋走转中,前手臂和后手臂屈曲于身侧,始终保持阴阳鱼状。不停的走转中须体会不动反而会生劲的感觉,体会劲力达于肩、肘、腕、指的感觉,这是“无中生有”之功。须“神气意力,合一集中”方能达到,找到这个劲后不可断了,不断劲是八卦掌的精髓。手臂在“走”中生出挂劲,功夫高者全身重量可挂于指上。师尊曾经讲过拧旋走转的作用,老人家说:拧旋走转就像一扇弹簧门,你不推它就依然保持原样,你一推它就将力作用给它了,门便被推开,但你一松手,门又反弹回来,不是门起作用,而是你的力起作用了,是外力的作用使这扇门发生了反弹。八卦掌培训,八卦掌实战,八卦掌内功,八卦掌之五劲一意

  八卦掌的拧旋走转是“有为”之法,劲力由松、空、静、虚中得。走转中须身正且松活,拧旋到位,摆扣准确,动与静无须刻意求之,周身关节松拉开。
  拧旋走转虽为基本技法,但在形体上要求极为严格,头提顶,项顺竖,肩松沉,腋虚撑,肘坠地,腕松拧,手心空,胸空畅,腹实果,臀上溜,肛收严,裆掩合,膝松屈,腿内摩,足心空,趾抓地,腰活灵,舌顶腭,神内敛,目视指,心虚静,逆呼吸,站如松,势如岳,意无我,又无他,虚无境。其身正而若碗,其背直而若弓。实腹畅胸,头顶百会;顺项坐腰,溜臀收肛;前虚后实,沉肩坠肘;身不前探,头不后仰;脚行摆扣,肩胯不颠;肩平身稳,如同坐轿;脚正身斜,形如推磨;身正臂斜,看正是斜,看斜是正。

  “五劲一意”上身实非易事,一朝一夕达不到,两朝两夕也成就不了,只有与“她”朝夕相伴数载,又得明师传授,下得苦功,才得门径。要有傻子一条道走到黑的精神,又要有聪明的头脑时常调整、修正炼功之法。有人练了一辈子八卦掌,练的就是“五劲一意”,真功上身,气力归于丹田,后天返先天,阴阳转换随意而变,刚柔互易随意而发,周身练就“金刚球体”,外力作用到身上,轻者转环而过,重者立跌出去。

  三、蹬、踢、摩、探、踩“五劲一意”为后天八卦掌所用

  “五劲一意”为练先天八卦,又为后天八卦所用。练者,内外兼修,修心养性,涵养道德,超凡脱俗,得其理得其艺得其功。用者,行有为变化之道,行逆中用顺之功。虚无之中而生神,积神而生气,积气而生精;炼精而化气,炼气而化神,炼神而化虚,炼虚而合道。先天八卦一卦生后天八卦之八卦,八卦又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一卦又生六爻,重生三百八十四爻。由此变卦生生不已,八卦掌三百八十四手法应运而生而用。

  后天八卦掌以《易经》中阴阳、八卦之理、五行生克变化为指导,行有为变化之道。不外是阴阳之变化,阴阳即太极,太极即阴阳,一气之循环,又指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对立又统一,通过内部矛盾促使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八卦掌之阴阳、刚柔即对立又统一,通过不断的变化和转换促进阴阳、刚柔的发展。内动外静而清气上升为乾为天为刚为阳;内静外动而浊气下降为坤为地为柔为阴。由此可见,内气“动静”的变化是八卦掌功夫升清降浊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动内静”、“内动外静”才是刚柔相济,阴阳互易的根本,此为八卦掌掌法之真意。内气之动静,须炼至五脏松活而达“五气朝元”,方可言内之动静。

  但是,八卦掌内功修炼还有更高一层的含义和作用,它把道家的气功和高层次练功之法,用于拧旋走转中,把静中行气之功结合于动中,在动中练气、得静,于静中生动而行如游龙,回身若猴,换掌如鹰。动静之中体无僵处,肢无滞处,不仅胸空,而且心空、念空,空才能松、通、静。八卦掌之功的动与静相生之法是,在连环纵横,闪展腾挪不停顿的运动当中求静;又在静如处子、静如止水之中求连绵不断,如江河翻滚不止之动,谓之真动真静。在这种动静之中以意带形,以形帅力;以神帅气,以气合神,“神气意力,合一集中”。

  八卦掌在炼气上是高级动功,在修炼上是内外兼修。于动静中炼气、养气、生气、蓄气、纳气,是最有效的、快速的、优良的修炼之法。动中炼气、用气、行气、运气、化气。而炼气则强筋壮骨的同时则生血、肉、精,通过体内这个再造炉鼎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炼虚合道。此为松、空、动、静之妙用。但松而不懈,不懈则不失八卦掌之功。

  八卦掌之技击讲后发制人,出手则刚柔相济,以巧破千斤,以妙击人于毫无察觉中。借力打力,你不动我亦不动,你若动时我已动。功夫高者不拦不架,不躲不闪,而是随机就势而化力发力。掌法诀中讲:“不招不架赢人一下,犯了招架赢人十下。”注重周身混元一体,发力于根节,才能产生阴阳互易,刚柔随意的技击效果。出手亦松、亦柔令其未觉,但着之则冷、弹、快、脆、硬,难以抵挡。功夫高者出手便是爆发力,着者立倒。八卦掌培训,八卦掌实战,八卦掌内功,八卦掌之五劲一意

  八卦掌之掌法、肘法、膝法、腿法,各有其独到之精妙,推、托、带、领、穿、闪、截、拦等技法更是随势而生,随机而变,一式变多式,一招生多招,接招用劲同时又可转换为多种劲力。防则上中下三门紧闭,且抽招换式皆护三门,而又合而不散,此亦沉肩坠肘之妙用。攻则破其重心,又以根力相击,将松、柔、活、灵、静运用到攻防之中,更显其功之妙。拧旋走转用于交手当中,转身、回身、返身、磨身等幽身飘荡,从容对敌。与之较技,触之如棉,粘之若胶,化如烟消,令对手全无所措,无处下手,无法下手,而我则随机出击,击则中。’

  八卦掌的身法有别于其他拳种,八卦掌以独特“游龙”之身,幽飘之法,拧旋如鹰,旋转似猴,进招若虎的技击技法展现其雄姿和风彩。其身法特点有三:

  (一)与外家拳截然相反。外家拳讲挺胸收腹,八圭}掌却“空胸实腹”。这、对其身正而动转飘荡,轻如灵猿创造了很好的活动空间。并且气聚丹田,劲由根发而不可抗拒。然,周身松透,空透,别人的力量作用不到你身上,你却如钢球转动一样,随劲随形,其力见隙就钻。

  (二)以斜打正。其他拳种多是正身之来去,且肘臂支而蓬,以御外击。八卦掌之身法则正入斜出,以斜打正。较技中前手变后手,后手变前手;前肩变后肩,后肩变前肩;前步变后步,后步变前步,转瞬即成。双掌于身侧对敌而身正不倚,看正是斜,看斜是正。肘臂皆松而沉,以利防护,以利懈化,以利速击。

  (三)三门紧闭,拧旋技击。八卦掌之身法每式都含拧旋之技,拧旋之中又三门紧闭,攻不可破。拧旋中双掌一护上门,一护中门,腿护下门。尤其下门紧闭不开,腿形若剪刀,双膝屈而拢贴,合而不靠,无可击之隙。所以,八卦掌之腿以活著称,以稳取胜。
  阴阳五行在八卦掌的“体”与“用”上和“五劲一意”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含有相生相克相通之哲理。五行在卦象上为金、木、水、火、土,合到身体八卦上则为心、肝、脾、肺、肾。正南方离卦为心;正北方坎卦为水;正东方震卦为肝;正西方兑卦为肺;卦之正中央为脾为土。为五劲、五气,离卦吞毁力;坎卦飘浮力;震卦冷炸力;兑卦润陷力;土(脾)为万物之母,阴阳由此而生成。八卦掌之功注重以神帅气;以神发力;以神活力。五行为五气朝元,金木水火土内对五脏,外应五官。内五行要发,外五行要随。发则心动如火烧;肝动冷炸爆;肺动力化消;脾动刚柔瞧;肾动身似飘。

  八卦掌技击之法效法《易经》之“一阴一阳谓之道”、效法“阴阳不测谓之神”、效法“生生不已谓之易”于不停的拧旋走转中求变求发展,达掌随身变,身随步翻,步随掌转之境。显现出阴阳五行之生克变化,防守为克,进攻为生。生克之变也就是阴阳之变;也就是刚柔之换;也就是虚实之易,但运用奠测谓之“道”。身变或拧或旋,掌变或刚或柔,步变或虚或实,变化得出人意料谓之“神”。刚柔变换不断而又生生不已谓之“易”。八卦掌之“五劲一意”是在阴阳、刚柔、虚实变化莫测中炼就,劲力是在“滚、钻、争、裹”不断变化中发挥出来,是在四种劲力“相互对抗,在奇正的矛盾产生中所发挥出来的。”

  “蹬劲”最难练最难求最难得,施展“五劲一意”时,使“蹬劲”不断劲是基本要求。但要将“蹬劲”蹬活了,则是最难最难的了,因为它是六十四势法、三百八十四手法能“活龙活现”的关键。就是八卦掌最高功夫之轻功的腾身而起,也是靠“蹬劲”成就的。恳望同门为八卦掌功夫再上高台阶而苦练“蹬劲”不止。八卦掌培训,八卦掌实战,八卦掌内功,八卦掌之五劲一意。
下一页:

王芗斋亲传秘籍

上一页:

八卦掌培训